【Werner Bohleber教授演讲内容】
感谢施琪嘉教授为我做的介绍。我非常高兴受邀来到这里做这样一个讲座,来上海访问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体验,今晚演讲的主题是关于青春后期,当今年轻人的一些问题。报告之后,也非常期待大家就这个领域提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
首先,我对讲座内容做一个简要介绍。
西方社会在过去的若干年发生了一些重大改变。无论是经济、技术还是社会各方面的变革,都为个体带来了巨大挑战。相应地,人们的职业也发生一些改变。一些社会学家、哲学家,也试图去理解这些变革所带来的难题。因为我们身处变化当中,也是这些变化的一部分,因此就很难理解它。大家可以想象,这些变化对于青春期后期的年轻人会产生一些影响,也会提出了一些要求。这就是我今天晚上演讲的背景内容。
1. 近30年来更多近期发展性研究对理论的影响
通过理论、心理学以及婴幼儿和成人发展的研究,理论的发展进步已经对精神分析中的经典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这种进步带来了新的范式,后来对青少年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内容简要介绍了最显著的变化:
a)理论研究表明,青少年脱离主要客体并不会以牺牲父母的依恋关系为代价。依恋理论认为,年轻人争取自主并未固定在依恋系统中; 相反,它代表了探索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它被激活,是与对父母的积极关系密切相关。因此,这个过程涉及的消解要少于依恋关系的转化。因此,必须在依恋过程和寻找自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认知成熟,尤其是获得形式逻辑思维,有助于这一过程,因为它使年轻人能够更普遍地思考依恋。他/她有能力以这种思维进行元认知操作,并且一旦他们的依恋系统被激活,就开始重构他们自己的精神状态。因而产生更多的认知和自由,从而允许个人以更大的客观性评价作为依恋对象的父母(Allen 2008; Ammaniti&Sergi 2003)。
b)有关青春期的范式操作只适用于年轻男性的青春期发展,这是精神分析长期以来备受批评的方面。据称,没有考虑到的发展,过分强调驱力控制问题、叛逆、超自我斗争以及青少年形态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依恋、亲密和关怀问题。此外,由于自我心理学的解释,其中自主性被列作发展的目标,这种说法也呈现了依恋作为依赖和未成熟发育阶段残余的重要性。为了回应发展的概念,按照哪种最初的依赖-通过分离过程-被转化为自主性和建立心理上成熟关系的能力,就出现了对发展的新认识。在这个新的概念中,相关性是主旨,依恋被视为连续的(尽管是变化的),而不是被替代和终止(通过分离)。一般来说,自主和相关性不再代表对立的两极,两者都被认为是两性心理成熟发展的必要条件。
c)科胡特学派的观点强调,相互依赖是整个人生中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也不再被视为情绪动荡的阶段,在此期间,儿童为了成为独立的成年人而脱离式的依赖关系; 相反,它在理论上已经从一个不可避免的困境和混乱的阶段转移到了一个转变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依赖关系发展成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之间更加成熟和复杂的相互依赖。 Galatzer-Levy&Cohler(1993)认为,分离和个体化的发展模式是基于教条式的假设,即失去客体是发展的必要催化剂。与这种假设相反,他们断言,通常青少年与父母分离并不意味着完全分解。团结而不是冲突,是成年后代之间关系的特征,而这种团结在大多数情况下在青春期后期已经开始。